close
『艋舺』片中的環境和生活,對我而言再熟悉不過。
 
最初的記憶是幼稚園時代,
家中做服飾生意的爸媽,每週都要去艋舺火車頭附近一帶補貨,
我不想留在家裡和襁褓中的大小弟對望,總是吵著要跟他們一起去。
 
如果找到停車位,我會和他們一塊兒去批貨,
津津有味的看他們在掛行選款式、挑花色,
和老闆用小孩不懂的行話一問一答、討價還價。
 
「這組係啥米料阿?」 『這咖啡丁毛,這款ㄟ嘛有水洗絲ㄟ料,欲看麥嘸?』
「吋呎甘有嚼?」 『有啦!S到4L攏有貨!』
「斷ㄟ瓦濟?」 『算哩二啊五啦!』
「哇看別間寄賣嘛比你斷ㄟ價格低,阮尬哩賣加濟,算咖俗勒!」
『啊,吼啦吼啦,嘸你提成組,算哩兩百啦!』

如果找不到停車位,我就留在車上等他們回來,無聊的看著人來車往。
於是...
叮鐺叮鐺響著警示聲的平交道、轟隆轟隆經過的老火車、
鮮艷華麗的戲院看板、古色古香的日式/西式商行、
歐吉桑的涼圓攤子、阿嬤的青草茶攤子、橋下的木瓜牛奶/剉冰店...
成了我童年時期對萬華最最深刻的印象。
 
再長大一些,爸癌症住院化療物療,媽大半時間都在醫院照顧他,
家裡沒大人,只有三個小孩,養了五六年的小黑沒能力照顧,
不管我再怎麼抗議、再怎麼難過、再怎麼不想和牠分開,
牠還是被三叔帶走了,帶去養在艋舺的東園街,
後來聽說小黑得了皮膚病,我好心疼,好想跑去找牠,
但我不知道怎麼去,艋舺對我來說一直是好遙遠的地方~
所以,直到牠過世前,我不曾再見牠一面,這件事成了我最深的遺憾。
我常常在腦海裡,描繪小黑有點狐狸犬的模樣,努力不要忘記牠。
 
漸漸長大,艋舺不再只是我兒童時期那個~
有「大大的廟(龍山寺)+很多賣衣服的店(批發行)+轟隆隆的火車經過(萬華車站)」的遙遠地方。
曾經很馬吉的高中同學、曾經形影不離的男友,
一個住在龍山寺附近、一個住在西園路附近、一個住在華中橋附近,
才發現原來,『艋舺』不如我所想像的那麼遙遠,
而是一個與中和僅有一橋之隔的、熟悉不過的生活圈。
 
就算二十多年來,早已人事全非~
橋拆了、攤子收了、戲院改了、鐵路地下化、同學不再聯絡、男友分手了,
但這一切,仍鮮明的活在我內心深處那個對艋舺的記憶裡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